您的位置  重工机械  工程

一书一记忆:《鳇鱼贡》,北方民族重要的渔猎故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作者:龚保华

“一书一记忆——曹保明作品在当代”今天翻开第八十一本: 《鳇鱼贡》 (吉林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版)

历史上,东北的民族向中原王朝进贡,已经有久远的历史了,其中鳇鱼就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以供进贡的鱼种。鳇鱼主要产在遥远的鄂霍次克海,每当产仔,它们便回游到黑龙江、嫩江、松花江流域。

曹保明说,捕鳇鱼是非常艰苦的活动,也是复杂的生产活动。鳇鱼从遥远的鄂霍次克海游来,然后沿着黑龙江一路游到松花江,在各种江湾、江岔里藏身,于是被沿江的渔猎民族所寻觅捕获,并固定向中原王朝进贡。

鳇鱼是一种大型鱼类,最大可长到2000斤以上。历史上,北方民族每年要把大鳇鱼捕获,先放在圈里(一种大泡子)养着,等到冬天才凿冰捕上,打包捆好,进贡送到京城。

沿江有许多村屯和家族,过去都是捕捉鳇鱼的贡丁,称为打牲丁。《鳇鱼贡》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就是这些捕鱼的打牲丁艰难捕鱼的历史故事。清代,东北民族向朝廷缴纳繁重的贡物,各个家族之间也互相比对,产生了许多矛盾,发生了许多事件,本书也讲述了这些故事。

光阴已经流逝,但是这个捕贡鳇鱼的故事却经久不衰,成为北方民族珍贵的历史故事,也是北方民族重要的渔猎故事。

时光荏苒,这些鰉鱼资源早在清末民初已经濒危。不久前,曾经在大安的嫩江流域捕获到一只260多斤重的鳇鱼,现在这个标本依然保留在大安孔令海民俗博物馆中。可见,现在的渔猎资源开始逐渐恢复,这种迹象说明了人们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当中,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终于可以使这些濒危鱼种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眼前。

天蓝水清,这是大自然的回归。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