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具机械  畜牧机

我市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5月,鄞南平原的麦田完成了收割。麦子收完后,成排的小麦秸秆倒在田里,等待着自然腐烂后还田……

  麦子收了,接着就要种水稻,可秸秆没烂完活就干不了。前几天,两名种粮大户找到位于奉化的宁波恒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请求帮忙收草。公司董事长顾诚却犯了难:路太远了,而且麦秆又细又小,不好再利用。

  近年来,为了保护大气环境,不允许农户点火焚烧秸秆。这意味着必须得为每年巨量的秸秆找寻“出口”,用新的办法来综合利用。

  根据国家要求,2021年,浙江省试点推行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今年3月,市农业农村局下发文件,高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工作在全市铺开,这也是创建“无废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

  去年,奉化被列为浙江省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5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也是宁波市首个创新试点地区。

  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服务总站副站长丁峙峰介绍,每亩农作物理论上会产生0.5吨秸秆,按照2020年全区13.45万亩播种面积计算,会产生6万余吨秸秆,其中可收集总量为4.62万吨,“因为退林(花木)还田的缘故,今后几年,秸秆产量会有大幅提升。”

  去年,奉化区完成了秸秆全量化利用规划(2021-2025)的编制工作,重点放在加强秸秆收储运体系的建设上,在江口街道以及溪口、西坞等地建立秸秆收储运网点,以企业为主体,实现市场化运作。

  位于江口街道三迸桥村的宁波恒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最早的秸秆综合加工企业,成立至今已8年。去年,公司搭建了1400平方米的钢棚设施,用于存放收来的秸秆,并添置了履带式打捆机、叉车、牵引拖拉机头、搂草机等机械化设施,建成区级秸秆收储中心。

  在公司的收储中心,一捆捆打包好的秸秆整齐码放。个头大的,一捆草就有1吨重。“以前这个堆场是露天的,而稻草最怕日晒雨淋,没管好可能会失火。”董事长顾诚说,现在架起钢架大棚,储草的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目前,恒麟公司主要收储水稻秸秆,每年秋天晚稻收割的时候,也是公司最忙碌的收草季。公司花150万元新添置6台打捆机,机器多了,服务农户的效率大大提升,距离远一点的稻田也能及时去收草。目前,恒麟公司每年能收储2万吨水稻秸秆,占了全区可收集总量的40%左右。

  距离恒麟公司不远处,就是奉化区最大的农场——麦浪农场。承包了3800亩农田的农场主人竺海龙告知,以前农户喜欢自己留着秸秆,当肥料还田,现在观念变了,巴不得让企业抓紧来收草。因为秸秆留在田里,与泥土纠缠在一起,会影响后续犁田和种植。“我们割稻时,会特意留下长秸秆卖给收储企业,每亩地卖草还有几十元的收益。”竺海龙说。

  奉化地域广阔,仅靠“恒麟”一家收草,远远不够。去年,奉化区把锦啸、成瑞两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纳入秸秆全量化利用项目,承担一部分收草任务,把水稻秸秆等初加工后,用作牛羊喂养饲料,或作为砻糠替代物用于雷笋的种植、保温,打通秸秆收集、销售产业链,形成产收销网络,实现秸秆快速离田。

  丁峙峰介绍,自2016年起,奉化每年出台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对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和秸秆机械化打捆收集实施政策补助,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秸秆收储量的提升,催生一批打捆、运输新岗位,带动农户收入增长。2021年,奉化全区秸秆综合利用量4.4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6.53%。

  尽管秸秆综合利用进步巨大,但加工企业相关人士坦言,面临的难点还有很多,不仅要政策支持,还要有更多的创新妙招。

  顾诚告知,总体上看,现有的收储网点还是太少,堆场太小,企业保管能力以及收草机械设备远远满足不了农户需求。一台打捆机平均一天只能收集七八十亩的稻草,遇到下雨还干不了。每到秋收时,数万亩稻田急着排队等收草,企业加班加点还赶不及。“我们测算过,如果有20台打捆机,能基本满足奉化全区以及海曙洞桥、石碶一带的收草任务。”顾诚说,但打捆机一年中也就使用一两个月,使用率很低,若全部由企业出资采购不现实。能否采取政府购买,企业租赁使用的方式?

  另外,建造秸秆堆场,往往需要占用用地指标,这又是一个难点。网点太少,收储企业收一次秸秆,要往返数十公里路,成本太高,得不偿失。顾诚说,他们企业每年在本地收储的秸秆,只够公司7个月的使用量,不足部分的草料,要到江苏等地购买,每吨花费500元。“一边是本地秸秆没有能力收储,农户着急,另一边是加工企业要花近10万元到外地买草。”顾诚希望政策多给予支持,想办法解决这一矛盾。

  据了解,与江苏、上海、安徽等地相比,浙江在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补贴上力度偏小。像上海金山区,对秸秆利用项目每吨补贴高达300元,而江苏盐城,由政府出资建造厂房供秸秆加工企业使用。顾诚说,他们之所以在江苏泗洪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秸秆收储、生产基地,当地政府的“真金白银”投入,起到了很大作用。

  今年,我市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要在96.7%以上,离田利用率达到22%,计划建立7个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余姚市高质量创建国家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

  “秸秆收储运体系弱是离田利用率低的最重要原因。”市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中心副主任吴愉萍介绍,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年可收集资源量70多万吨,根据种植类型和区域分布,在“十四五”期间,计划打造35个标准化秸秆中心,做强秸秆收储运体系。另外,政策的补贴支持力度会明显加大,像秸秆离田利用一块,准备提高至每吨150元,市级和区(县、市)各出一半,加大对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

  长期的耕种历史表明,秸秆还田是很好的做法。研究表明,70%秸秆还田,30%离田利用,比较合理。通过农业技术,实现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促进土壤肥力提升,保障耕地综合产能。现在还有一种新技术,把秸秆加工成“生物碳”,再用于还田,还能起到固碳减排的作用。

  在农业技术专家眼里,秸秆这株“草”,利用好了,全身是“宝”。像恒麟公司,把秸秆处理成细细的草丝,加工成环保纤维板、秸秆模压托盘、艺术装饰品等。顾诚说,他们在稻草丝里放入草籽,喷射到50余米高的岩壁上,用于矿山复绿,最近还开发了草纤维花盆,不需要泥土就能养花种草,新潮又环保。

  吴愉萍说,秸秆利用要提升技术含量。比如位于慈溪的宁兴涌优饲料公司,把小麦、水稻、玉米秸秆粉碎后混合微生物,做成饲料,供给当地养牛场。牛儿“吃掉”大量的秸秆,产出的牛粪又用来制作有机肥,实现循环利用。在畜禽养殖、菌菇培育、“禾塑”做成板材等方面,秸秆也有用武之地。

  在北方部分产粮区,秸秆粉碎还田或打包成捆送往养殖场和生物发电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秸秆离田、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小小秸秆成了绿色产业的“香饽饽”,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与农民增收双赢。

  吴愉萍认为,要把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考核内容,建立长效机制,探索生态补偿制度,做好离田产业化利用和还田可持续发展两篇文章,形成一套适合县域整体推进的运行模式,合力打造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宁波样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